《春宿左省》-凯发官网平台
[唐] 杜甫
花隐掖垣暮,啾啾栖鸟过。
星临万户动,月傍九霄多。
不寝听金钥,因风想玉珂。
明朝有封事,数问夜如何。
星临万户动,月傍九霄多。
不寝听金钥,因风想玉珂。
明朝有封事,数问夜如何。
至德二载(757)九月,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京师长安;十月,肃宗自凤翔还京,杜甫于是从鄜州到京,仍任左拾遗。左拾遗掌供奉讽谏,大事廷诤,小事上封事。所谓“封事”,就是密封的奏疏。这首作于乾元元年(758)的五律,描写作者上封事前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,表现了他忠勤为国的思想。诗题中的“宿”,指值夜。“左省”,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,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,因在殿庑之东,故称“左省”。
“花隐掖垣暮,啾啾栖鸟过。”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“左省”的景色。看来好似信手拈来,即景而写,实则章法谨严,很有讲究。首先它写了眼前景: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,“左省”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,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,描写自然真切,历历如绘。其次它还衬了诗中题:写花、写鸟是点“春”;“花隐”的状态和“栖鸟”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,是作者值宿开始时的所见所闻,和“宿”相关联;“掖垣”本意是“左掖”(即“左省”)的矮墙,这里指门下省,交待值夜的所在地,扣“左省”。两句可谓字字点题,一丝不漏,很能见出作者的匠心。“星临万户动,月傍九霄多。”此联由暮至夜,写夜中之景。前句说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,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;后句说宫殿高入云霄,靠近月亮,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。这两句是写得很精彩的警句,对仗工整妥帖,描绘生动传神,不仅把星月映照下宫殿巍峨清丽的夜景活画出来了,并且寓含着帝居高远的颂圣味道,虚实结合,形神兼备,语意含蓄双关。其中“动”字和“多”字用得极好,被前人称为“句眼”,此联因之境界全出。这两句既写景,又含情,在结构上是由写景到写情的过渡。
“不寝听金钥,因风想玉珂。”这联描写夜中值宿时的情况。金钥,即金锁。玉珂,即马铃。两句是说自己值夜时睡不着觉,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;风吹檐间铃铎,好象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。这些都是想象之辞,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,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。在写法上不仅刻画心情很细致,而且构思新巧。此联本来是进一步贴诗题中的“宿”字,可是作者反用“不寝”两字,描写自己宿省时睡不着觉时的心理活动,另辟蹊径,独出机杼,显得词意深蕴,笔法空灵。“明朝有封事,数问夜如何?”最后两句交待“不寝”的原因,继续写诗人宿省时的心情: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,心绪不宁,所以好几次讯问宵夜时辰几何?后句化用《诗经·小雅·庭燎》中的诗句:“夜如何其?夜未央。”用在这里非常贴切自然,而加了“数问”二字,则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。全诗至此戛然而止,便觉有一种悠悠不尽的韵味。结尾二句由题后绕出,从宿省申发到次日早朝上封事,语句矫健有力,词意含蓄隽永,忠爱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。
这首诗多少带有某些应制诗的色彩,写得平正妥贴,在杜甫五律中很有特色。全诗八句,前四句写宿省之景,后四句写宿省之情。自暮至夜,自夜至将晓,自将晓至明朝,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,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,体现了杜甫律诗结构既严谨又灵动,诗意既明达又蕴藉的特点。
(吴小林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鹤注】公为左拾遗,属门下省,在东,故曰左省,亦曰左掖。
花隐掖垣暮①,啾啾栖鸟过②。星临万户动③,月傍九霄多④。不寝听金钥⑤,因风想玉珂⑥。明朝有封事⑦,数问夜如何⑧。
(上四宿省之景,下四宿省之情。花隐、鸟栖,日已暮矣。星临、月近,夜而宿矣。听钥、想珂,宿而起矣。问夜未央,起而待旦矣。自暮至夜,自夜至朝,叙述详明,而忠勤为国之意,即在其中。《杜臆》:有风则铃锋皆鸣,故因而想及玉珂,在省中不得闻珂声也。)
①刘桢诗:“隔此西掖垣。”掖垣,禁墙也。②古乐府:“凤凰鸣啾啾。”何逊诗:“日夕栖鸟喧。”③【生注】“春星带草堂”,在月落之后。“星临万户动”,在月出之前。《汉书》:武帝起建章宫,有千门万户。④庾阐诗:“翔虬凌九霄。”以九霄对万户,指九重之地言。【访注】比廊庙之上。⑤【生注】本言不寐,用寝字方响。《黄庭经》:“玉匙金钥常坚完。”⑥杨方诗:“因风吐徽音。”张华诗:“乘马鸣玉珂。”梦弼曰:《本草》:珂,贝类,可为马饰。是也。蔡又引《旧书·舆服志》:五品以上,有珂伞。凡车之制,三品以上,珂九子;四品,七子;五品,三子;六品以下,去幰及珂。师氏因以为导者所鸣之珂,其说不同。阮籍诗:“置此明朝事。”⑦《光武纪》:“诏百僚俱上封事,无有隐讳。”《汉仪》:“密奏,皂囊封版,故曰封事。”《唐书》:“补阙、拾遗,掌供奉讽谏,大事廷诤,小则上封事。”《晋·傅玄传》:“每有奏劾。竦踊不寐,坐而待旦,于是贵游慑伏,台阁生风。”⑧诗:“愁人数问更。”《诗》:“夜如何其?夜未央,庭燎之光。君子至止,鸾声锵锵。”此诗下半截,全用其意。赵汸曰:唐人五言,工在一字,谓之句眼。如此二诗,三四动字、多字,五六湿字、低字之类,乃眼之在句底者。《何将军山林》诗:“卑枝低结子,接叶暗巢莺。”低与暗乃眼之在第三字者。“雨抛金锁甲,苔卧绿沉枪”,抛与卧乃眼之在第二字者。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”,“绿垂风折笋,红绽雨肥梅”,皆一句中具二字眼,剩、破、残、开、垂、折、绽、肥是也。山谷云:拾遗句中有眼,篇篇有之。推此可见。
杨仲弘曰:诗要炼字,字者眼也。如杜诗“飞星过水白,落月动沙虚”,炼中间一字。“地诉江帆隐,天清木叶闻”,炼末后一字。“红入桃花嫩,青归柳叶新”,炼第二字。非炼归、入字,则是学堂对耦矣。又如“瞑色赴春愁,无人觉来往”,非炼觉、赴字,便是俗诗,有何意味耶?
胡应麟曰:杜诗五律,结句之妙者,如“明朝有封事,数问夜如何”,“经过自爱惜,取次莫论兵”,“亲朋满天地,兵甲少来书”,“安危大臣在,不必泪长流”,“无由睹雄略,大树日萧萧”,语皆矫健振劲,绝非铮铮细响也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“花隐掖垣暮,啾啾栖鸟过。”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“左省”的景色。看来好似信手拈来,即景而写,实则章法谨严,很有讲究。首先它写了眼前景: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,“左省”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,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,描写自然真切,历历如绘。其次它还衬了诗中题:写花、写鸟是点“春”;“花隐”的状态和“栖鸟”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,是作者值宿开始时的所见所闻,和“宿”相关联;“掖垣”本意是“左掖”(即“左省”)的矮墙,这里指门下省,交待值夜的所在地,扣“左省”。两句可谓字字点题,一丝不漏,很能见出作者的匠心。“星临万户动,月傍九霄多。”此联由暮至夜,写夜中之景。前句说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,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;后句说宫殿高入云霄,靠近月亮,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。这两句是写得很精彩的警句,对仗工整妥帖,描绘生动传神,不仅把星月映照下宫殿巍峨清丽的夜景活画出来了,并且寓含着帝居高远的颂圣味道,虚实结合,形神兼备,语意含蓄双关。其中“动”字和“多”字用得极好,被前人称为“句眼”,此联因之境界全出。这两句既写景,又含情,在结构上是由写景到写情的过渡。
“不寝听金钥,因风想玉珂。”这联描写夜中值宿时的情况。金钥,即金锁。玉珂,即马铃。两句是说自己值夜时睡不着觉,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;风吹檐间铃铎,好象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。这些都是想象之辞,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,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。在写法上不仅刻画心情很细致,而且构思新巧。此联本来是进一步贴诗题中的“宿”字,可是作者反用“不寝”两字,描写自己宿省时睡不着觉时的心理活动,另辟蹊径,独出机杼,显得词意深蕴,笔法空灵。“明朝有封事,数问夜如何?”最后两句交待“不寝”的原因,继续写诗人宿省时的心情: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,心绪不宁,所以好几次讯问宵夜时辰几何?后句化用《诗经·小雅·庭燎》中的诗句:“夜如何其?夜未央。”用在这里非常贴切自然,而加了“数问”二字,则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。全诗至此戛然而止,便觉有一种悠悠不尽的韵味。结尾二句由题后绕出,从宿省申发到次日早朝上封事,语句矫健有力,词意含蓄隽永,忠爱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。
这首诗多少带有某些应制诗的色彩,写得平正妥贴,在杜甫五律中很有特色。全诗八句,前四句写宿省之景,后四句写宿省之情。自暮至夜,自夜至将晓,自将晓至明朝,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,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,体现了杜甫律诗结构既严谨又灵动,诗意既明达又蕴藉的特点。
(吴小林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鹤注】公为左拾遗,属门下省,在东,故曰左省,亦曰左掖。
花隐掖垣暮①,啾啾栖鸟过②。星临万户动③,月傍九霄多④。不寝听金钥⑤,因风想玉珂⑥。明朝有封事⑦,数问夜如何⑧。
(上四宿省之景,下四宿省之情。花隐、鸟栖,日已暮矣。星临、月近,夜而宿矣。听钥、想珂,宿而起矣。问夜未央,起而待旦矣。自暮至夜,自夜至朝,叙述详明,而忠勤为国之意,即在其中。《杜臆》:有风则铃锋皆鸣,故因而想及玉珂,在省中不得闻珂声也。)
①刘桢诗:“隔此西掖垣。”掖垣,禁墙也。②古乐府:“凤凰鸣啾啾。”何逊诗:“日夕栖鸟喧。”③【生注】“春星带草堂”,在月落之后。“星临万户动”,在月出之前。《汉书》:武帝起建章宫,有千门万户。④庾阐诗:“翔虬凌九霄。”以九霄对万户,指九重之地言。【访注】比廊庙之上。⑤【生注】本言不寐,用寝字方响。《黄庭经》:“玉匙金钥常坚完。”⑥杨方诗:“因风吐徽音。”张华诗:“乘马鸣玉珂。”梦弼曰:《本草》:珂,贝类,可为马饰。是也。蔡又引《旧书·舆服志》:五品以上,有珂伞。凡车之制,三品以上,珂九子;四品,七子;五品,三子;六品以下,去幰及珂。师氏因以为导者所鸣之珂,其说不同。阮籍诗:“置此明朝事。”⑦《光武纪》:“诏百僚俱上封事,无有隐讳。”《汉仪》:“密奏,皂囊封版,故曰封事。”《唐书》:“补阙、拾遗,掌供奉讽谏,大事廷诤,小则上封事。”《晋·傅玄传》:“每有奏劾。竦踊不寐,坐而待旦,于是贵游慑伏,台阁生风。”⑧诗:“愁人数问更。”《诗》:“夜如何其?夜未央,庭燎之光。君子至止,鸾声锵锵。”此诗下半截,全用其意。赵汸曰:唐人五言,工在一字,谓之句眼。如此二诗,三四动字、多字,五六湿字、低字之类,乃眼之在句底者。《何将军山林》诗:“卑枝低结子,接叶暗巢莺。”低与暗乃眼之在第三字者。“雨抛金锁甲,苔卧绿沉枪”,抛与卧乃眼之在第二字者。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”,“绿垂风折笋,红绽雨肥梅”,皆一句中具二字眼,剩、破、残、开、垂、折、绽、肥是也。山谷云:拾遗句中有眼,篇篇有之。推此可见。
杨仲弘曰:诗要炼字,字者眼也。如杜诗“飞星过水白,落月动沙虚”,炼中间一字。“地诉江帆隐,天清木叶闻”,炼末后一字。“红入桃花嫩,青归柳叶新”,炼第二字。非炼归、入字,则是学堂对耦矣。又如“瞑色赴春愁,无人觉来往”,非炼觉、赴字,便是俗诗,有何意味耶?
胡应麟曰:杜诗五律,结句之妙者,如“明朝有封事,数问夜如何”,“经过自爱惜,取次莫论兵”,“亲朋满天地,兵甲少来书”,“安危大臣在,不必泪长流”,“无由睹雄略,大树日萧萧”,语皆矫健振劲,绝非铮铮细响也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杜甫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相关作者
[魏晋] 傅玄
傅玄(217年—278年),字休奕。北地郡泥阳县(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)人。西晋
[魏晋] 张华
张华(232年-300年),字茂先。范阳方城(今河北固安)人。西晋时期政治家、文
[魏晋] 刘桢
刘桢(186―217),字公干,东汉末年东平宁阳(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)人,
[魏晋] 阮籍
阮籍(210年—263年),三国时期魏国诗人。字嗣宗。陈留(今属河南)尉氏人。竹
[南北朝] 何逊
南朝梁诗人,字仲言,东海郯(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)人,何承天曾孙,宋员外郎何翼孙
[宋] 拾遗
[明] 胡应麟
[先秦] 诗经
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
相关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