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传·江畔

《河传·江畔》-凯发官网平台

[唐] 温庭筠
江畔,相唤。
晓妆鲜,仙景个女采莲。
请君莫向那岸边,
少年,好花新满船。
红袖摇曳逐风暖,
垂玉腕,肠向柳丝断。
浦南归,浦北归,
莫知,晚来人已稀。
这首词写采莲少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。上片开头四句勾勒江南清晨中的采莲少女,景美,人更美。“江畔,相唤”四字写尽江南采莲女天真烂漫、轻盈采莲、嘻笑相招的情态,再以“仙景”相衬,更见采莲女之美。后三句船夫的所见和说话,笔锋转至少年,为采莲女倾心追慕作铺垫。对于这三句,有两种理解。一说这三句是船夫指引少年之词,意思是希望少年不要独自去那边,而来船上的采莲女;另一说这三句是船夫指示采莲女之词,意思是希望采莲女不要往少年所在的岸边去游玩,“少年”二句是女子所见,说那边满插鲜花的船上,乘坐着一个少年。首四句和后三句的两层之间,似断实联。
下片头三句笔墨又落到采莲女,重彩点染她们于和风吹拂、柳丝荡漾之中红袖摇曳、玉腕戏波的动人形象,并巧妙点出采莲女对少年的倾慕。“肠”指女方,“柳丝”指男方,“肠断”中用“向柳丝”三字隔断,用法别致。结尾二句写采莲女对少年的追慕不遇、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意心情。对于“浦南归”二句,有两种理解。一说这是采莲女见少年后的感情变化,已被情绪所迷,不辨归宿,即想:从南浦回家?还是从北浦回家?主意难定;另一说指采莲女不见少年,猜想:“他是从南浦去了呢?还是从北浦去了呢?不知道。”“浦南”“浦北”是女子的自度之词,见其魂牵梦绕,不知所归,直到天晚人稀的恍憾状态。
温庭筠词一向以秾丽富艳见称,而此词却写得清新自然,极具南朝风味。
温庭筠的下一首
《河传·同伴》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年-约866年),本名岐,艺名庭筠,字飞卿,男,汉族,唐代并州祁县(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)人,晚唐时期诗人、词人。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。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,富有天赋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

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,一生恨不得志,行为放浪。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,官至国子监助教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精通音律、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浓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,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有《花间集》遗存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,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。被尊为“花间词派”之鼻祖。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