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贺新郎·柳暗凌波路》-凯发官网平台
[宋] 辛弃疾
柳暗清波路。送春归、猛风暴雨,一番新绿。千里潇湘葡萄涨,人解扁舟欲去。又樯燕、留人相语。艇子飞来生尘步,唾花寒、唱我新番句。波似箭,催鸣橹。
黄陵祠下山无数。听湘娥、泠泠曲罢,为谁情苦。行到东吴春已暮,正江阔、潮平稳渡。望金雀、觚棱翔舞。前度刘郎今重到,问玄都、千树花存否。愁为倩,么弦诉。
黄陵祠下山无数。听湘娥、泠泠曲罢,为谁情苦。行到东吴春已暮,正江阔、潮平稳渡。望金雀、觚棱翔舞。前度刘郎今重到,问玄都、千树花存否。愁为倩,么弦诉。
【注释】
①作于淳熙七年(1180)暮春,稼轩已在湖南安抚使任上。按:去年秋,稼轩又由湖南转运副使改知潭州(今湖南长沙市)兼湖南安抚使。 词送友人舟赴临安。上片描叙送别场景。雨过水涨,正宜舟行。虽燕语人歌,眷恋无限,但波催征棹,人终离去。下片设想友人一路舟行情景,实神驰千里之笔。结韵一笔折回,抒发离愁。
②凌波路:指江边堤路,语出《洛神赋》:“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。”
③潇湘:潇水、湘水,在湖南零陵合流后,也称潇湘。葡萄:形容水色碧绿。此句化用杜甫《发潭州》诗意:“岸花飞送客,樯燕语留人。”樯:船上桅杆。
④“艇子”两句:歌女飞舟来到,唱我新词为之送行。生尘步:形容女子娇美轻盈的步态,见注②所引《洛神赋》语。番:通“翻”,依旧谱,写新词。欧阳修《玉楼春》词:“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寸结。”唾花寒:不详,疑即作者新词中语。
⑤“波似箭”两句:谓江流疾速,催舟早发。
⑥“黄陵”三句:设想友人此去舟泊黄陵,倾听湘妃奏瑟。黄陵祠:即二妃祠。传说帝舜南巡,娥皇、女英二妃从征,溺于湘江。民尊为湘水之神,立祠于江边黄陵山上(《水经注·湘水》)。山在湖南湘潭县北四十五里处。湘娥曲罢:《远游》:“使湘灵鼓瑟兮。”
⑦“行到”三句:谓船近临安,远远可以望见京都殿阁。金雀觚(gū姑)棱:饰有金凤的殿角飞檐。《西都赋》:“设璧门之凤阙,上觚棱而栖金爵。”《文选》注云:“觚棱,阙角也。角上栖金爵(雀),金爵,凤也。”
⑧“前度”两句:用桃花诗意,见前《新荷叶》(“人已归来”)注④。指友人重返京都,兼有问讯京都故人之意。
⑨“愁为”两句:满腹离愁,惟凭弦丝倾诉。倩(qiàn欠):请。幺弦:琵琶的第四根弦,因最细,称幺弦。
[url=http://www.blogms.com/stblogpagemain/efp_bloglogkan.aspx?cbloglog=1002134066]http://www.blogms.com/stblogpagemain/efp_bloglogkan.aspx?cbloglog=1002134066[/url]
①作于淳熙七年(1180)暮春,稼轩已在湖南安抚使任上。按:去年秋,稼轩又由湖南转运副使改知潭州(今湖南长沙市)兼湖南安抚使。 词送友人舟赴临安。上片描叙送别场景。雨过水涨,正宜舟行。虽燕语人歌,眷恋无限,但波催征棹,人终离去。下片设想友人一路舟行情景,实神驰千里之笔。结韵一笔折回,抒发离愁。
②凌波路:指江边堤路,语出《洛神赋》:“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。”
③潇湘:潇水、湘水,在湖南零陵合流后,也称潇湘。葡萄:形容水色碧绿。此句化用杜甫《发潭州》诗意:“岸花飞送客,樯燕语留人。”樯:船上桅杆。
④“艇子”两句:歌女飞舟来到,唱我新词为之送行。生尘步:形容女子娇美轻盈的步态,见注②所引《洛神赋》语。番:通“翻”,依旧谱,写新词。欧阳修《玉楼春》词:“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寸结。”唾花寒:不详,疑即作者新词中语。
⑤“波似箭”两句:谓江流疾速,催舟早发。
⑥“黄陵”三句:设想友人此去舟泊黄陵,倾听湘妃奏瑟。黄陵祠:即二妃祠。传说帝舜南巡,娥皇、女英二妃从征,溺于湘江。民尊为湘水之神,立祠于江边黄陵山上(《水经注·湘水》)。山在湖南湘潭县北四十五里处。湘娥曲罢:《远游》:“使湘灵鼓瑟兮。”
⑦“行到”三句:谓船近临安,远远可以望见京都殿阁。金雀觚(gū姑)棱:饰有金凤的殿角飞檐。《西都赋》:“设璧门之凤阙,上觚棱而栖金爵。”《文选》注云:“觚棱,阙角也。角上栖金爵(雀),金爵,凤也。”
⑧“前度”两句:用桃花诗意,见前《新荷叶》(“人已归来”)注④。指友人重返京都,兼有问讯京都故人之意。
⑨“愁为”两句:满腹离愁,惟凭弦丝倾诉。倩(qiàn欠):请。幺弦:琵琶的第四根弦,因最细,称幺弦。
[url=http://www.blogms.com/stblogpagemain/efp_bloglogkan.aspx?cbloglog=1002134066]http://www.blogms.com/stblogpagemain/efp_bloglogkan.aspx?cbloglog=1002134066[/url]
辛弃疾
辛弃疾(1140年5月28日-1207年10月3日),原字坦夫,后改字幼安,号稼轩,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(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)人。南宋豪放派词人、将领,有“词中之龙”之称。与苏轼合称“苏辛”,与李清照并称“济南二安”。
辛弃疾生于金国,少年抗金归宋,曾任江西安抚使、福建安抚使等职。著有《美芹十论》、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山居。开禧北伐前后,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、镇江知府、枢密都承旨等职。开禧三年(1207年),辛弃疾病逝,年六十八。后赠少师,谥号“忠敏”。
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,以功业自许,却命运多舛、备受排挤、壮志难酬。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,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、民族命运的关切、忧虑,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。其词艺术风格多样,以豪放为主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,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现存词六百多首,有词集《稼轩长短句》等传世。
辛弃疾生于金国,少年抗金归宋,曾任江西安抚使、福建安抚使等职。著有《美芹十论》、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山居。开禧北伐前后,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、镇江知府、枢密都承旨等职。开禧三年(1207年),辛弃疾病逝,年六十八。后赠少师,谥号“忠敏”。
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,以功业自许,却命运多舛、备受排挤、壮志难酬。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,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、民族命运的关切、忧虑,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。其词艺术风格多样,以豪放为主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,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现存词六百多首,有词集《稼轩长短句》等传世。
相关作者
相关诗词